推广 热搜: 书记  ___1  ___23  ___2  忻州市  教育  招商  旅游  ___  山西省 

“弘扬晋商精神 重走万里茶路”大型采访活动莅忻

   日期:2023-03-22 16:20     浏览:36    
核心提示: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由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邀请万里茶道沿线主流媒体以及学术机构联合参与的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大型采访活动,于9月11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启动。这是一场融传统报道和新兴媒体传播方式为一体

 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由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邀请万里茶道沿线主流媒体以及学术机构联合参与的“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大型采访活动,于9月11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启动。这是一场融传统报道和新兴媒体传播方式为一体、集采访报道和活动策划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创新性新闻报道活动。采访团一行19人将跨越国内八个省份,途经中、蒙、俄三国38个城市,行程16000多公里。

 

 

 

 

此次活动的采访团,正是沿着当年晋商茶船、车马等贩运之路,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下梅古村出发,途经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6省。省内沿着晋中市祁县、介休、平遥、太谷、榆次,北上太原,来到忻州。然后过朔州,上大同,到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到达国内终点二连浩特。还将于明年视疫情,跨越蒙古、俄罗斯,最终到达晋商万里茶路的终点俄罗斯圣彼得堡。11月18日,采访团一行进入忻州市,对忻州古城、雁门关、代县古城进行采风,对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遗址遗迹及新晋商进行采访。

 

18日上午,采访团首先在忻州古城采风,市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峻峰陪同,采访团考察了新修建的忻州商业古街、清代古书院秀容书院、晋商杰出人物程化鹏故居、忻州最大的茶文化博物馆紫庐茶具博物馆等。

 

忻州古称“秀容”,春秋时期大部分为晋地,战国时属赵。这儿是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的可靠后方,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此地历代多为郡、州治所,险关要塞,人杰地灵,商贾往来,兵家必争,明外三关长城与忻州古城构成犄角之势,形成扇面。因此,忻州古城为“晋北咽喉和门户”。故北门城楼匾书“晋北锁钥”,南门城楼匾书“三关总要”。

 

忻州秀容书院位于古城内西南,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当时忻县称秀容县,故以此得名,为忻州市第一所学府。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忻州儒学,成为当时忻州的最高学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称“新兴学堂”,创山西书院改学堂之首例。古时的秀容书院有相对独立、风格各异的院落15个,共计建筑30座(排),共计房屋208间,还有戏台1座、亭阁3座、牌楼1座、二层木楼1幢。在书院西坡上先后修建三个风景亭:正中四角亭,南向八角亭、北向六角亭。六角亭为三亭中之最,每边长约3米,高约9米。六角亭旧称寥天阁,为全城至高点,立于亭上可俯瞰全城。六角亭前有一座砖拱门称天之衢,意取书院读书人通过天之衢,登上寥天阁,飞黄腾达。秀容书院内有一段汉代古城墙遗址,保存较为完好。近年忻州市在改造忻州古城时对秀容书院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成为忻州古城内的重要旅游景点。现在秀容书院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忻州古城,采访团参观了晋商领袖程化鹏故居,在紫庐博物馆,详细了解了程化鹏的事迹。程化鹏(1824—1892),字雨如,忻府区人,自小在归化城(呼和浩特市)习商,成年后他主要经营内地茶叶转售俄国的生意。他在商业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上书理藩院,规范茶叶贸易。在程化鹏生活的时代,中俄已在恰克图建立了贸易市场,双方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中方由理藩院派驻一名监视官进行管理。当时,中俄贸易需要由理藩院驻张家口官员签发“信票”,无信票则视为走私,且信票只能使用一次,每次交易均需重新签发。茶叶贸易获利丰厚,商人趋之若鹜,后来者领不到信票则谎称入外蒙经商,实则仍往俄国交易,这种“走私”行为常常受到中俄双方的打击,来往客商蒙受巨大损失。程化鹏看到了这一规定的弊端及山西茶商蒙受的巨大损失,毅然赴京上书理藩院,详细陈述中国茶叶出口之利,然后列举“信票”制度的“病商业,损国课”的种种弊端,并指出这“大非国家保商裕饷之本旨”,请朝廷放宽贸易规定,允许更多茶商赴恰克图与俄国人直接贸易,同时请明确规定税则。清廷认为程化鹏所奏既可免除官府对商民的盘剥,又可增加税收。咸丰皇帝批曰“可行”,从此之后,归化、多伦等衙门都可发放信票,且允许茶商将茶叶运至恰克图等地与俄国人直接贸易。朝廷为嘉奖程化鹏的上奏之功,还特准其代发信票。由此恰克图的山西商号迅速翻倍,增至120多家,茶叶销售额也逐年增加,由年输出额600万卢布增加到1000万卢布以上,程化鹏之举大受山西商界赞誉,被誉为“商家领袖”。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data-bd-imgshare-binded="1" alt="" />

 

 

在紫庐茶具博物馆,张玉全馆长向采风团一行介绍了万里茶道不仅流通茶叶,还流通茶具,重点介绍了山西窑口生产的各种高档茶具在万里茶道上的流通与销售、收藏情况。在茶具博物馆,采风团还对生长在忻州的毛建茶和金莲花茶进行了调查。金莲花主要生长在五台山,据《五台山志》和《纲目拾遗》载,金莲花夏季开花,状似莲花,通体金黄,又名旱金莲。因为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莲花在佛教中被尊为“圣物”,所以五台山的金莲花与五台山佛教文化有不解之缘。人们通常将花朵采收晾晒干,然后泡水饮用,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当地人“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五台山金莲花清热解毒,调理肠胃,消炎止咳,抗病毒,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口疮、喉肿等功效,还可以养颜润肤,清咽润喉,提神醒脑,消食去腻。毛建草,又称毛尖叶,毛尖茶,学名岩青兰,是生长在芦芽山地区的野生茶。当地百姓自古将其制为茶饮。毛尖茶具有消食、御寒、解乏之功效,随其制作时的用料不同而功能各异,如与梨入味,具有止咳平喘作用;与酒入料,则独具御寒活血之功效,为当地百姓款待宾客的佳品,是我国北方名茶之一。

 

18日下午,采访团冒着阴雨和寒流,奔赴雁门关进行采风。雄关漫道、朔风猎猎,在长城雄关前,呼呼的北风伴着2020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让采访团成员真正见识了当年晋商翻越雁门关时的艰难。雁门关是万里长城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历两千年的战争风云,是一座军事关、文化关、商贸关、民族交融关。明清时期更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是走西口的重要通道,雁门关天险门前碑林中记载着曾赞助修筑古关古庙古道的密密麻麻的商号就是明证。采访团踏上天险门南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道,看到坚硬的花岗岩或大青石、页岩的山体,经过人工的打凿和车辙的磨压,形成一道艰难的通道,尽管历数百年的碾压,还是那样的凸凹不平、龇牙咧嘴、面目狰狞。两条车辙碾压成的石上壕沟从山脚一直沿伸到山坳的关口。就是在那样尖牙利齿般的路面上,昔日晋商硬是赶着驴马、骆驼,拉驮着货物,走出国门,通向蒙俄。

 

19日上午,采访团对代州古城进行采访。大家看了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边靖楼、阿育王塔、文庙。

 

代县古城内集中了大量的晋商遗址、遗迹。著名的靖边楼位于县城中央,俗称鼓楼,又名谯楼。靖边楼意为靖边安民,是古代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军事设施,为代县的标志性古建筑。“威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匾,在讲述该楼历史的同时,将代县当年不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商业路途上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昔日晋商北上,至此都做走出关外前的重要休整,因而,这儿成了所有晋商经雁门关,走向大同,到达东口、西口,最后进入蒙俄一带的必经之路和重要节点。

 

靖边楼上,一座晋商雕塑吸引了记者的眼光。雕塑的人物是清代晋北巨商王廷相,数百年的老字号“大盛魁”的大掌柜之一。靖边楼内的史料牌匾记载,王廷相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5年),在归绥市(呼和浩特市)大盛魁任大掌柜,“经商有方、生财有道”,将生意做遍了大半个中国,并做到了外蒙(今蒙古)、俄罗斯等地。“闻名于俄蒙……代州城内的日升当、日升昌、日升永等字号,都是王廷相的支号”。

 

面对忻州和代县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茶道文化的积淀,带队的山西晚报社社委刘子平感慨地说:“这一路走来,我们感触很深。在追溯万里茶道的文化内涵、经济内涵的同时,也探索到了晋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精神内涵。而读过晋商艰苦创业、务实经营之后,我们也更懂得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次重走万里茶路,除了寻访沿线各重要节点的茶路遗迹遗址,寻找新晋商印迹以外,更重要的是希望以此推动新时代茶产业、茶文化发展,助力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山西药茶打造成为中国第七大类茶系’‘打造世界茶文化之都和昭馀古城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等,进一步弘扬‘万里茶路’的伟大成就,为新起点上打响‘万里茶路’文化品牌、促进沿线城市产业、文化等的融合共同发力。”

 
打赏
 
更多>同类忻州晋商

推荐图文
推荐忻州晋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